第(2/3)页 驿站中行客来来往往,想来都是些心怀牵挂却又身不由己之人。 毕竟,非独烽火三月时,寻常岁月里的家书,亦是足抵万金。 寻得驿站的差爷,交付了银两,细细填写了地头,又花费半两银子劳烦差爷将书信打包些许,以免路遇颠簸出甚意外,如此才算完成了寄信的流程。 如今的驿站,多以脚力或马匹为行径之具,料想约莫月余左右,应当也能送达王都地界了。 对了,李钦二人寄出的,除了各自亲笔所书的信件外,还有林妙妙连夜以针线精心缝制的三册游记,其中所书正是二人这一年来的所见所闻。 当然,其中一本明显要厚实些,盖因林母识字不多,能识得的些许字还是林妙妙幼时在私塾窗外偷学后回家与其分享的。 故此,林妙妙特意多画了诸多插画,以便林母能够理解其中含义——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,能让母亲多知晓些自个儿近况,亦能多抚慰些许其心头的涟漪。 此间事了,泸水县并无甚新奇之事,二人便不再多作停留,欲要离去。 不过在离去之前,二人又去了那家专卖文房四宝的店铺,打算再采购些竹纸。 毕竟,连抄三份游记,前些日子购置的竹纸早已用尽,而那家店铺所售的云州纸的品质确实不错,索性便当一次回头客。 铺子一如既往的冷清而雅致,店家一如既往地于柜台之后挥毫泼墨。 但不同的是,李钦瞧见那日他所写的那枚“剑”字,此刻已被店家以楠木为框,精心装裱后挂于店铺正中,显然极为珍视。 待李钦走近,才发现店家所写的,皆是一个个铁画银钩的“剑”字,观其书法造诣,李钦着实叹服。 “店家这手字,笔力雄浑,足以开宗立派矣。” 李钦的声音虽温润如玉,但落于店家耳中,却如惊雷乍响,令其心神一震。 抬头望去,果真见到了那位恐是真仙下凡的客人。 “客人……仙……先生可折煞在下,我这字仅有形,无神韵,比起先生的可谓差之远矣!” 强忍着心中激动,店家一连换了几个称呼,毕竟他也是心思玲珑之辈,人家仙人都以平凡之姿行走红尘,那自个儿自然得顺从人家,莫要作那不解风情之事。 “店家过谦了。”他这模样,李钦一眼便知晓为何,不过也不点破,而是笑着道,“不知竹纸可还有余货?” “有,有,先生稍候。” 店家应声,随即俯身从柜台下取出一个锦盒,轻放于案上。 瞧那手脚麻利程度,若非其容貌儒雅,怕会以为是个武夫出身。 将锦盒打开,里边全是码得规整的云州纸——宣纸、竹纸、笺纸、麻纸等一应俱全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