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可不相信,这吴三桂会这样的老实。 莫非……是太祖高皇帝准备向吴襄吴三辅等人,揭示他太祖高皇帝的真实身份? 从而用这个身份,来向吴三桂施压,让吴三桂服从吗? 这事儿……听起来实在是过于飘渺虚无。 就算是吴襄父子能够相信,可把消息传到吴三桂那里去,吴三桂真的还会相信这个事儿吗? 怎么想,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可能。 崇祯觉得,在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的名头,还真不一定有自己这个皇帝名头好用。 毕竟自己是实打实的皇帝。 太祖高皇帝虽然显灵了,但很多人肯定会选择不信。 别的不说,就现在的北平城内,还有许多人不会相信,真的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。 朱元璋看了一眼崇祯,张口就准备把他准备做的事儿,告知崇祯。 结果就在此时,有太监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,匆匆的走了过来。 这少年郎身穿衮龙袍,长得倒是不错,人也显得精神。 但看得出来,这个时候显得有些忐忑不安。 来者正是东宫太子朱慈烺。 “孩儿拜见父皇,问圣躬安。” 朱慈烺见到崇祯之后,马上向他爹崇祯行礼问安。 崇祯忙道:“慈烺,别着急对我行礼。 太祖爷显灵了,快来见过太祖高皇帝。” 说着,就把朱慈烺引到了朱元璋的身边。 “慈烺,这便是太祖高皇帝。” 听到自己爹对自己所说的这话,朱慈烺整个人多少是有些懵的。 话说,他在宫中也听到了一些消息,说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。 自己的爹也疯了,带着兵马,搞风搞雨,抄了很多人的家,砍了许多人的头。 也弄了很多的银子。 他只以为,这是自己父皇找的一个借口,在此等危急情况下,借助太祖高皇帝之名,来做这等平日里他不好做的事儿。 怎么现在自己过来了,自己父皇反而还认真上了? 还真让自己给他所找的,这个扮演太祖高皇帝之人行礼问安? 如此想着,朱慈烺马上就反应过来,是怎么回事了! 这必然父皇想着,要演戏演全套。 此时有外人在,绝对不能穿帮。 想要骗过别人,接下来还好借助太祖高皇帝的名头来做事。 那么就必须连自己也给骗了。 坚定的认为父皇所找到的,扮演太祖高皇帝的人,就是太祖高皇帝。 只有这样,接下来很多事情,做起来才方便。 朱慈烺想明白了这些后,对自己父皇,也是忍不住升起了满满的敬佩之情。 在此之前,他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爹有些过于爱面子。 现在看来,自己爹做事情还是蛮可以的嘛! 在这等危机时刻里,居然想出了这么一招。 这是一招既又可以占据大义名分,不让他自己来背黑锅,还能照顾他面子的招式。 毕竟这些看起来,很出格的事情,并不是自己父皇做的。 乃是奉太祖高皇帝之命所做。 这些官员们谁想理论,也理论不到他头上去。 只能去找太祖高皇帝。 今后论起罪责等种种事情时,也同样归结不到自己父皇头上。 可以让那死去了,两百多年的太祖高皇帝,进行背黑锅……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关节之后,朱慈烺都忍不住在心里面,对自己的爹升起了浓浓的敬佩之情。 原来自己父皇,还是有急智的。 这等招式,都能让他想的出来! 果然,人不能被逼急了! 不被逼急,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潜力在哪里! 究竟都能干出什么事情来。 “后世子孙朱慈烺,拜见太祖高皇帝。” 朱慈烺对着朱元璋恭敬的行礼问安 “好好好…… 抬起头来,让咱好好看看你。” 朱元璋笑着把朱慈烺扶起,望着这朱慈烺如此说道。 对待自己的后辈,朱元璋一般都是挺温和的。 当然,建文帝朱允炆,还有朱祁镇这两人除外。 朱慈烺闻言,便直起身子,抬头去看。 一抬头后,发现眼前这个穿龙袍的中年人,面容居然还和太庙当中的太祖高皇帝的画像很是相似。 甚至于就连身上,所展现出来的这气度,也特别的沉稳。 竟是让人一点儿都看不出来是假扮的。 这让朱慈烺更是心惊。 真不知道自己父皇,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么一位人! 居然能把太祖高皇帝,装扮的如此惟妙惟肖。 短时间内,想要找到这合适的龙袍,并且还能找到这等不论从气质,还是容貌等方面,都很符合太祖高皇帝的人,那是不可能的! 也就是说,自己父皇在此之前,就已经在想着这些事儿了? 在想明白了这里面的道道后,太子朱慈烺对于自己爹,就变得更加的钦佩了。 看来自己在此之前,对自己父皇是误会颇多啊! 父皇也并刚愎自用。 他在不少事情上,也是有所考量的。 就比如,如今自己都以为形势复杂,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。 哪能想到,自己父亲早就暗中准备了这样一手。 这样的杀手锏用出来之后,直接就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。 将很多人都给整懵了! “好好,是咱的好儿孙,接下来伱便跟着咱和你爹一起,多做点事。 看看一个皇帝该怎么做事。 多跟着学着点儿。 这些可是很宝贵的。” 朱元璋笑眯眯的对皇太子朱慈烺如此说道。 让朱慈烺跟着学习治国理政,见识一些事情,明白皇帝是怎么做的。 是朱元璋和韩成朱标他们,还没有来到崇祯时空时所想出来的。 毕竟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 崇祯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,还做了十多年的皇帝,很多性格方面早就已经成了定局,难以改变。 哪怕是他这个老祖宗亲自进行教导,也很难改变。 所以在来到明末,对崇祯进行言传身教的同时,还要再捎带上皇太子朱慈烺。 用韩成的话来说,就是崇祯这个号基本上算是练废了。 后面就算有些有所改变,也难以有太大的改变。 所以不如再重新练个小号。 皇太子朱慈烺就是最好的选择。 年龄不大不小。 人已经将近成年,已经在很多事情上,有了决断的能力。 但是却又没有彻底定型。 可塑性还是非常的高。 教育崇祯的时候,连同太子朱慈烺也给教育了。 如此才能起到最的效果,留一手,不在崇祯这一棵树上吊死。 把朱慈烺给教育好之后,崇祯要是还改变不了,就让他安心的去做个太上皇。 让朱慈烺来继承大统,治国理政,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。 韩成的这个提议,得到了朱元璋等人的一致认可。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这一幕。 “太祖爷,还好您来到了这里。 不然咱大明的江山社稷,真的就危险了。 现在有了太祖爷您显灵,咱大明的江山有救了!” 朱慈烺望着朱元璋,神色满是激动的出声说道。 听到朱慈烺这样说,看到朱慈烺的表现,崇祯都不由的愣了愣。 话说,自己儿子接受能力这么强的吗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