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对于自己一手建立的大明,朱元璋有着很深的感情在。 哪怕是在听韩成讲述的,大明后世君主当中,不乏会听到一些气死祖宗的存在。 可是在气过之后,朱元璋还是想知道,大明后续的发展。 以及后续子孙的诸多事儿。 谁让他是大明的祖宗呢? 这颗心,终究还是在那里牵挂着。 说实话,想想朱佑樘做出来的,那一系列的混账举措。 朱元璋都为自己的大明感到悲哀。 只恨不得现在就能去到那边,把这个不孝子孙,给抽个半死,赶紧将他给废了。 同时,也对于大明的未来而感到担忧。 更为继承朱佑樘皇位的子孙,而感到揪心不已。 就朱佑樘留下的那一堆烂摊子,后面的继承者,想要将之收拾好,那可当真不容易。 若继承朱佑樘皇位的人,和朱佑樘是同样的货色,对于文官言听计从,只做一个文官们专属的盖章之人。 别的一概不管。 那他这个皇帝,肯定能做的顺风顺水。 那些文官们,肯定恨不得将他给供起来。 可一旦真的想要做一些事情,改变大明当时的局面。 当真千难万难。 朱祁镇时文官集团开始做大,继位的朱见深使出浑身解数,对其进行压制。 遏制住了文官集团飞速发展的势头。 结果,摊上了朱佑樘这样一个继承者后,直接把所有的约束都给取消了。 来了一个急剧的反弹。 文官势力变得更强。 根本不用多问韩成,只是从韩成之前与自己进行讲述的那些事里,他就能知道。 到了那时,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更大。 比朱见深继位之时,所面对的文官集团更难对付。 在这种情况下,皇帝想要行使皇权,想要做些事儿,真的是太难了。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,所以朱元璋才会一直琢磨这件事。 韩成听到朱元璋,冷不丁地问出这句话。 虽然有些意外,却也没有太过意外。 相处了这么久,他太清楚朱元璋的性子了。 韩成整理了一下思路道:“明孝宗朱佑樘去世之后,他和张皇后的儿子太子朱厚照继位。 号为正德。 朱厚照同样也是大明历史上,地位无比稳固的太子。” 听到韩成的话,朱元璋倒是有些欣喜,和意想不到。 “怎么了?莫非这朱佑樘竟然也如同咱对待咱的标儿那样,对他的儿子朱厚照,毫无保留。 也如同咱那样,老早就开始培养他儿子处理政务? 父子共用一套班底儿?” 也难怪朱元璋会如此惊奇,毕竟在此之前,他对于这朱佑樘可是没有什么好感。 属于见到就要抽个半死的存在。 哪能想到,现在竟是从韩成口中,听到了这样的事儿。 这是那朱佑樘能做出来的? 韩成听了朱元璋的话后,摇了摇头道:“这自然是有所不同。 朱佑樘虽然给他儿子请了不少的老师,到距离父皇对待大哥,还差的太远太远。 父皇和大哥这样的皇帝和太子,可谓是古往今来的头一对。 简直就是空前绝后的那种。” 听了韩成这话,朱元璋忍不住笑道:“那是自然,咱标儿是咱亲自定下的太子,是咱的儿子。 咱干的再好,打的江山再大,将来也是要把江山交到他手中。 咱儿子,咱有啥不放心的? 也就是你大哥这个时候,还不想做皇帝。 他若想坐上这个位子,担起这担子了,只要给咱说一声,咱肯定会退位让贤。” 说完这话,脸上的笑容就变得更浓了。 但是同时心里也更加的疑惑,既然这朱佑樘远做到如同自己对待标儿那样,为何韩成又会说,他是大明历史上,又一个地位极其稳固的太子? 韩成看着好奇的朱元璋,没有卖关子,直接便开口了: “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他是朱佑樘和张皇后唯一的儿子。” 这话听的朱元璋愣了一下,好吧,原来他这个大明历史上又一稳当的太子,是这么来的。 那这样算来的话,还真是稳当的很。 连给他争夺皇位的都没有。 “朱厚照在去世之后,也被人称之为明武宗。” “武宗?” 一听韩成的话,朱元璋马上就想到了不少的事儿,脸上露出了笑容来。 他最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,这朱厚照继承皇位之后,并没有如同他爹朱佑樘那样,一味听信文官。 不说别的,仅仅是这个明武宗,就能说明很多东西。 虽然按照庙号的规则,武宗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褒义庙号,但是能被人冠于武宗。 那就说明,这皇帝肯定是好武。 而对于朱元璋这种打天下的皇帝而言,最喜欢的便是这种后世子孙。 同时也知道,在朱佑樘留下了那样的一烂摊子后,大明最需要的也是一个有英气,敢拼搏,好武功的皇帝,来好好的压一压那些文官。 和这些文官们斗一斗。 “朱厚照在这历史上,肯定也有不小的争议吧?” 在得知朱厚照的庙号为武宗之后,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,抬起头望向韩成询问。 虽是询问,其实心里面,已经是有数了。 毕竟他太清楚,这帮子文人的有多恶心了。 得罪他们,限制他们无序发展,都会被他们用春秋笔法,给好好的来上一番。 朱元璋可知道这春秋笔法有多厉害。 同样的一句话,只是断在不同的地方,有时候就能起到完全相反的意思。 论起抠字眼,玩春秋笔法,这些文人们一个比一个的在行。 下起手来,一个比一个的黑。 朱厚照这样一个,刚一上位就遇到了空前庞大的文官势力的皇帝,死后却被人给弄了个武宗的庙号。 从这里就能看出,他和文官集团之间,必然会不痛快。 那么,有些事情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。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,韩成点了点头道:“岳父大人您说的很对。 关于明武宗朱厚照,争议确实非常的大。 当然,在古时候争议没有那么大。 毕竟明后面是清,就是被大明犁庭扫穴的清,也是修明史修了一百多年的清。 但越到近现代,对于朱厚照的争议声也就越大。 尤其是到了我们那个时代。 因为我们那个时代,思想和以往相比,要开放的多。 有不少,都突破了封建礼教的的束缚。 看历史时,站在国家角度,现在百姓角度看问题的越来越多。 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站在文官集团,站在读书人角度看历史。 得出的结果,自然不同。 按照历史上,给朱厚照的评价,朱厚照就是一个整天瞎胡闹,长不大的孩子。 性格跳脱,荒淫无度,又非常不好学。 简直就是个妥妥的纨绔子弟。 做出了很多,看起来幼稚又可笑的事。 比如说,被人拿出来鞭挞和嘲笑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豹房。 所谓的豹房,便是朱厚照,正德二年时,让人在西苑之中所修建的一处新的宫舍。 正德三年便有一些建成。 后面陆续建造到了正德七年。 有房屋两百多间,花费白银二十四万多两。 许许多多的人提起明武宗,就会说起他的豹房,说其花费巨大,完全没有必要修建。 说大明本来就有诸多的宫殿居所他不住,偏偏要话这么多钱,修建这样一个所在。 说他为了养豹子,竟花了这么多的银钱,把皇宫给弄成了动物园。 还说他在那里面养了无数的美人,荒淫无度。 是那豹房,就是他专门淫乐的场所。 就是纣王的酒池肉林。 也是明武宗朱厚照顽劣不堪,荒淫无度的一大有力罪证。 再比如,他不顾群臣劝阻,执意率兵亲征。 大战蒙古小王子。 还给自己改了名,改为朱寿,并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。 耗费钱粮无数,动用兵马无数,和蒙古小王子五天五夜的大战之后。 取得了明军战死五十二人,蒙古小王子战死十六人的辉煌战绩。 提及这事儿,很多地方都会将之当成一则趣闻笑料来说。 充分体现了朱厚照的不靠谱。 身为一国之君,竟然做出这些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的事情来。” 听到韩成所说的话,朱元璋不由得皱了皱眉头。 开口望着韩成询问道:“这豹房是怎么回事? 莫非他还真造了这么大个宫殿,专门用来养豹子吗?” 听了朱元璋的询问,韩成道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