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于是,这种因为传奉官而引发的拉锯战,贯穿了整个成化朝,成了朱见深最为著名的弊政之一。 而朱见深宠信的太监和嫔妃们,也利用这种制度,搞出卖官鬻爵的事情。 据记载,规模最大的时候同时有数千人为传奉官。 别的地方不说,只军队的武官中,就有八百余人……” “你等一会儿!” 朱元璋声音响起,喊停了韩成。 “你管这叫成化帝的一大过失?” 朱元璋看着韩成,带着一些疑惑,满是奇怪的出声说道。 韩成道:“对啊,不按照正常程序选拔官员,破坏了正常的选拔渠道。 不走科举的路子,引发大量官员的不满,导致官员群体动荡,这不就是一大过失吗?” “咱咋觉得,你是在这里说反话呢?” 朱元璋看着韩成,面露狐疑之色。 韩成摇头道:“没有说反话,岳父大人,我说的就是真的。” 朱元璋道:“那为什么咱觉得见深那孩子,用传奉官并不是一个过错? 反而还觉得,是一个非常可以的手段! 就朱祁镇那个畜生留下来的一堆烂摊子,文官已经逐步做大。 见深想要获得好用的人手,掌控朝堂,动用常规手段,根本难以达到。 传奉官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子。 在咱看来,他动用传奉官非常不错! 有西厂,再加上一个传奉官系统,可以让他掌握住权柄, 增大皇帝的影响。 方才听你说的一些话,咱就觉得有些奇怪。 觉得他单单只是凭借一个西厂,进行制衡的话,应该达不到那样好的效果。 难以成功整顿吏治。 那些文官们最是难缠。 现在听了你说这话,咱才恍然。 原来这小子的手段,不只是那一个! 除了西厂,这传奉官也同样是重中之重。 文官那边已经成了气候,按照正常情况选拔出来的人,肯定还会再投入到文官的怀抱里。 见深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掌握权柄,不动用这些不常用的手段,在咱看来很困难。 用传奉官的话,这些传奉官本身就是因为他的任命,才能够做官。 他们的权利,直接来源于见深这孩子。 那么自然是要听命于见深。 更妙的是,传奉官这种非正常途径提拔上来的官员,天然就被那些文官们看不起。 二者之间,尿到一个壶里去。 只会相互拧巴,谁都看谁不顺眼。 如此,就可以最大程度上,保证这些人效忠于见深,而不是很快就和文官同流合污。 这些人又没有底蕴,本身就是他用中旨给弄起来的。 真的想要罢免了,那也是一句话的事,绝对不会有太大的麻烦。 这可当真是一举数得的妙棋!!”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,越觉得朱见深这一招来的妙。 若不是韩成说起,他都没有想到用传奉官这一招,来和文官打擂台。 限制那些文官们的势力急剧膨胀。 心情大好之余,朱元璋忍不住又瞪了韩成一眼。 “你这浑小子,咱都说不让你说反话,你还在这里给咱说反话。 这哪里是什么缺点儿? 这分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! 在咱看来,意义深远! 能想出这样的点子,并将其给推广下去,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!” 韩成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道:“岳父大人,这事上我真没有说反话。 记载上就是如此说的。 而且还说有不少传奉官,是因为献上奇技淫巧,被成化帝所看中给任命的官职。 还说通过这样的手段,会令的朝廷官员之间出现纷争,相互扯皮。 导致官府的工作效率低下。 内耗严重。” 朱元璋闻言哼了一声道:“这些你也信? 这些文官们一旦做大,一旦抱团是什么德性,你还不清楚吗? 没有了别人做竞争,许多正事都不会干。 一个个尸位素餐。 内斗起来那当真是内行,但是其余的各种正事做起来,就像是放屁一样。 看看南宋时期的那些人吧,大宋都成了那个样子了,还一个比一个斗的厉害。 在咱看来,见深这孩子用这一招就是用的妙好! 传奉官这一招,肯定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缺点,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。 比如你说的,有人会趁机卖官售爵。 比如你说的,会造成相互扯皮,办事效率低下。 可说的,像是没有传奉官在,只让那些文官们一家独大,他们就不会怠政一样。 他们只会更过分。 这些在咱看来都是小问题! 相对于它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,这一措施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更大。 这就足够了! 不要想着把所有的事情,都给做得尽善尽美,也不要想着一个政策用出来,会让所有人都受益。 根本不可能的。 能做的,只有不断的取舍,能够做到利大于弊,那就已经可以了!” 朱元璋如此说着,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朱标。 很显然他说这些话,虽然是在反驳韩成,教训韩成。 但同时也是说给朱标听的。 这是他的一些治国理政的理念。 非常时期就该用非常之法,如果有可能,那肯定是要堂堂正正的走正途。 但是,有些时候,正途走不通了,那肯定是要想办法剑走偏锋。 剑走偏锋的办法,那也是办法! 情况不允许,那没有必要去墨守成规。 活人还被尿给憋死?”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行事风格,就是如此的灵活。 他觉得,只要中间这个度能把握好,那么就没关系。 当然,最难把握的,也就是这个度。 说罢之后,朱元璋转头又望着韩成道:“你这小子,一向挺聪明的,怎么这次就有些死脑筋了? 你看不出来,这是那些人因为见深用了传奉官,给他们争夺了利益,损害了他们的权利。 让他们的日子变得不好过。 所以他们才会在记载当中,对此进行大肆抹黑的吗? 想想那些文人们的德性,惯会颠倒黑白,搬弄是非。 见深这孩子先是弄西厂,接着又用传奉官给他们添堵, 分化他们的权利,限制他们的发展。 他们在这事情上,那要是能说些好话才是怪事儿!”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,韩成一时间倒也无话可说。 毕竟他是按照记载上的事情,给朱元璋说的。 但朱元璋非要理解成这个样子,他也没有办法。 而朱元璋在说了韩成之后,又转头望向朱标道:“标儿,咱再教你一个,那就是你做事情的时候,不要听那些官员们如何如何说。 要透过他们的言行,去看他们的本质。 看他们内心深处都想的啥。 有些时候,你一个政策实行下来,他们骂的凶,行为上面也激烈,想要和你对着来。 那就说明你所动用的一些手段起效了,戳到了他们的肺管子。 反之,若是朝堂上下一片和气,你弄什么他们都夸你做的好,顺着你来。 那只怕一个弄不好,你就被他们给骗了。 所做出来的事情,正中他们的下怀。 容易让他们做大。 这些人,该怎么说呢……虽然算起来,给咱们干活,替咱们来管理天下的。 但是,他们却也是最容易霍乱天下的。 而他们做出来的众多坏事,他们自己也不会承担,下面的众多百姓们都会将这些,给记在咱们的头上。 他们犯错,各种的捞钱,残害百姓,却让咱给他们背黑锅,这事想想就气人! 你不要觉得,咱们皇家和这些官员们天然是一体。 但其实算起来并不是。 这些不过是表面上的。 咱们最应该亲近的人,是底下的众多百姓,而不是这些官员。 这些官员,咱需要用他们,可也需要对他们进行严防死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