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严厉打击走私。 把这些人管理起来,重塑市舶司的威信。 这一点儿,陛下若是能够成功将海上海寇清扫,再动手处理,还是比较容易好做的。 毕竟外面的海寇,便是他们许多人最大的依仗……” 汪大渊元朝时就出海做生意,对于海上的门门道道很是清楚。 朱元璋听罢点了点头,继续等着汪大渊往下说,却发现汪大渊有些欲言又止。 朱元璋道:“只管说来,不必担心咱会因为你说什么话,而处罚你。 外面的诸多留言,多为诽谤。 咱不是脾气那般不好的人。 没有那般小气,那样喜欢喊打喊杀。”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,汪大渊谢过之后,便开口道:“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,那便是市舶司设立之后,陛下差人进行管理,一定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。 不可对商贾盘剥太深。 蒙元官府,后面全面接手市舶司,规定商人外出进行贸易,必须只能将货物还有人员,放在市舶司的船上。 乘坐市舶司的进行贸易。 市舶司为他们的安全保驾护航,并从中抽取费用。 这一举措其实是好的。 但就是管理的人太烂了。 很快便把市舶司,给弄了一个千疮百孔。 导致后面许多的人都开始走私。 蒙元市舶司,便是从这里开始不行的。 陛下若是重开市舶司,这点一定要注意。 万万不可走了北元鞑子的老路。” 说罢这话之后,汪大渊显得有些紧张的,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。 很担心朱元璋会因为自己所说的这话,而怪罪自己。 朱元璋用力的点了点头道:“说的不错,这点确实需要注意。 汪先生果真是有大才之人!” 汪大渊闻言,心里长松了一口气。 暗道流言果然是不能信。 世人都说当今圣上出身低,脾气暴躁,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。 动不动就要灭人全家,还听不进去劝。 现在看来,也并非如此, 就从自己所见,陛下还是挺好说话的。 不是那种不分是非黑白的人。 又与汪大渊说了一些话,朱元璋望着汪大渊道:“汪先生今日便在京城歇息一日,明日便会有人带着你直奔崇明。 那里咱已经做好了安排,几日之后,便乘船出海吧。 那些人,很少有出海长距离航行的经验。 汪先生在上面做个向导,先到外面打个头阵。” 汪大渊闻言不由一愣,如此仓促的吗? 清理海寇的事情还没有进行,当今陛下就要开始对外贸易了? 合着自己刚才所讲的话,眼前这位陛下,虽然点头点的很快,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啊! 朱元璋看出了汪大渊的想法,便出声解释道:“不是下南洋,或者下西洋。 而是从这里出发,到那边去。” 朱元璋说着,点了点崇明的位置,然后划过了太平洋,指向了太平洋对岸的那一块儿,被圈起来的地方。 汪大渊在看清楚了朱元璋所点的地方之后,眼睛都直了,脑瓜子嗡嗡作响。 这什么情况? 这也太乱来了吧!! 从大明出发,这要经过多少的海域,才能够抵达陛下所说的地方? 而且,从这地图上来看,这一路过去多为大海,基本上很少有能够靠岸补给的地方。 这一趟,当真是十死无生! “陛下,您……怎会……要到这里去?” 汪大渊忍住心中的震动和不解,大着胆子出声询问。 “陛下若是前去做贸易的话,南洋就已经很好了。 今后还可以慢慢的往西洋那边而去。 这……现在直接横跨了这么远距离,那里的情况,小民也是一无所知。 而且,距离也太远了,对外做贸易十分不划算……” 朱元璋点头:“咱知道。” 汪大渊变得更懵。 知道你还这样做??? “咱此番派人横渡过去,并不是为了做贸易。” 不是做贸易?那还能干啥?? 汪大渊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。 “咱过去是为了寻找几样种子。” 朱元璋说,又拿出来了几张纸,上面有红薯,玉米,土豆三种粮食的样子。 有它们的果实,以及在地上生长时藤蔓的样子。 都是韩成抽空,根据记忆当中的模样画出来的。 为了尽可能的,把这些东西画的比较符合实物,韩成为此可是费了老鼻子的劲,用废了许多张纸…… 您费着那么大的劲,去这么远,竟是为了取三种粮食? 这什么粮食,竟能让眼前的皇帝,费这么大的周章专门去取? 汪大渊变得更懵。 该不会是这位陛下,也想要效仿始皇帝,派人远赴海外求仙问道吧? 朱元璋道:“这三种粮食若是能够取回来,对我大明意义重大。 只要推广开来,今后大明必然会少饿死许多人!”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粮食? 这作物,竟真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?! 汪大渊心中,升起了诸多的不解和震动。 “这件事情,咱必须要给做成了! 咱先把事情跟你说好,若是此番你们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,咱绝对不吝啬封赏。 这事情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 若是能成功的将这些种子,成功取回来,你们皆有封赏。 汪老先生将会封伯爵!能够往下传三代的那种!” 朱元璋为了获得土豆,玉米,红薯这些种子,可谓是下了血本。 张口就把现在已经不肯轻易的往外封的爵位,给拿了出来。 而且一出手还是伯爵! 汪大渊原本心中还有很多的想法,觉得此行实在是过于困难。 毕竟这一路过去,所经历的海域,他根本就不熟悉。 在陌生的海域上进行航行,风险是真大,一个不留神,就容易遇到危险,死无葬身之地! 但是现在,在听了朱元璋给出的赏赐之后,他瞬间就把这些心思都给抛到了九霄云外。 一双有些浑浊的老眼,这个时候都在往外放光! “陛下放心,小民这次就算是拼上老命不要,也必然要将这东西给成功的带回来!” 朱元璋闻言,伸手在汪大渊的肩膀上拍了拍:有你这话,咱就放心了。 咱也不绝对不会让你吃亏。 只要这种子能够成功的取回来,哪怕汪老先生不幸在途中遇难,咱也会把这伯爵的爵位,封赏到你儿子身上!” 汪大渊闻言,变得更加的激动了,直接跪地叩首,就差当场写下军令状了! …… 一直等到从紫禁城里出来,返回到自己的住处,汪大渊脑子还是晕乎乎的。 总觉得有些不切实际。 自己这样的一个人,今日不仅得到了当今陛下的亲自接见,还与陛下谈了那么久。 并且还说出了,有很大可能会影响大明千家万户人命运的话。 更是在自己眼前,出现了一条直通以往想的不敢想的,伯爵的道路! 人生的际遇,实在是太为奇特! 他到此时,都还不能明白自己为何会遇到这番奇遇…… …… 到了第二天,汪大渊便在专人的带领之下,离开应天,一路直奔崇明而去。 准备出海,远跨太平洋去寻找那几样种子去了…… …… 两日之后,朱元璋将不少的政务给处理完,有了一些空闲。 想想已经几天没有前去寿宁宫了,便朝着寿宁宫那里前去见韩成。 他准备把此番,派人远洋出海的事情告知韩成。 想来韩小子在得知自己已经做出了这种安排,肯定会非常的震动。 为自己行事之快,之果决而感到惊叹! …… “韩小子,咱已经派人去取那三样种子了。” 朱元璋见到韩成之后,很快就把这事情说给了韩成。 带着一些带洋洋得意。 以往总是这小子让自己震动,今天自己也要震动这小子一把! 韩成闻言,神情显得很精彩。 “你现在就派人去了??!!” “嗯,已经去了,咋了,有什么不妥吗?” 韩成顿时就急了。 “何止是不妥啊!是大大的不妥!!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