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没错,就是两天之内,大军启程。” 韩成说出来的话,彻底打破了朱元璋心中仅存的一点侥幸。 竟然是真的? 竟然是真的?!! “砰!” 朱元璋又是砰的一拳,狠狠的捶在了面前的桌案上。 这桌子也是真倒了霉。 “混蛋!” “王八犊子!!” 朱元璋出声大骂。 简直就是瞎胡闹! 哪有这样行军打仗的? 一场战争的发生,从确定目标,到制定行军路线,以及相应的打探情报,还有兵马粮草等各种东西的调集,那都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,很多精力的。 哪怕是他,在此之前听了韩成的话,盛怒之下准备一举按死女真鞑子,进行了紧急调兵。 可从开始安排事情,到后面大军真的开始出发,那都是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。 这还是建立在,大明从开国到现在,才不过是过去了十五年。 一路打过到现在,都没有停止过动兵作战。 不论是将士,还是统兵的将领都无比精锐,无比熟悉战争。 且还有一套成熟的、能够迅速进行反应、为行军作战做准备的系统的前提下。 他这个一路打过来的人,铆足劲的进行兵马调动,尚且花费了这样长的时间,结果现在,朱祁镇竟然两日时间,就让大军开拔? 按照韩成讲述,到了朱祁镇那个时候,大明应该差不多二十多年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对外用兵了。 不论是兵将,还是调兵、调派运转军需的系统,都绝对远远比不上现在。 在这等情况下,这鳖孙敢两日之内,就令大军完成所有准备,进行外出作战,进行出征? 还是御驾亲征? 这是出去征战的吗? 这就是前去给蛮夷送军功的!! 蠢货! 真是蠢货!! 就没有见过这样蠢的蠢货!!! 人最怕的不是愚蠢,而是愚蠢却不自知! 明明自己垃圾的一批,且偏偏拥有着无比的自信,觉得自己天上地下,无人能及。 若是寻常人倒还好,造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小的。 可偏偏朱祁镇这个脑袋被驴踢了的玩意,是大明的皇帝! 还是一个即从父祖那里,继承了很大家业的玩意! 这样的货色,当上大明的皇帝,对于大明来说,真的是一场灾难! 原本朱元璋还想不明白,朱祁镇如何将那样多的武勋给败坏了。 现在,只听了韩成说的、朱祁镇的这一个操作,一下子就变得理解了。 就这狗东西的,这种狗屁不通的操作之下,大明的武勋那要是能落下一下好才是怪事!! 边上的朱标,也一样是觉得天雷滚滚。 被朱祁镇的操作给整懵逼了。 纵然是朱标不曾打过仗,却也知道朱祁镇的这种做法,就是瞎胡闹,就是在自己找死! 这家伙,是怎么做上皇帝的?简直就是愚蠢他娘给愚蠢开门——愚蠢到家了!!! 韩成将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反应收在眼中,暗自叹口气,心道:这才哪到哪? 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开胃小菜而已。 这要是得知了朱祁镇等人,接下来的操作,这二人还不得血压爆表? 韩成想着,就不由的多看了自己房间之内的这套桌椅一眼。 这好像是自从来到大明之后,自己用的最久的一套桌椅了。 不过,今天这套桌椅,肯定是保不住了…… “从朱祁镇下令,御驾亲征开始,到他带兵出发,在两日内完成。 各项准备均不足,上下一片混乱。 但朱祁镇就是这样,带着紧急调动二十万大军出动了。 至于群臣的劝谏,朱祁镇根本不理会。 觉得朝中这些人都是胆小鬼,都是鼠目寸光的懦夫! 都是心怀叵测之辈! 是他展现自己能力,让大明变得更为辉煌路上的绊脚石。 还是心腹太监王振最贴心。 朱祁镇虽然名义上是亲征,但实际上军务大事,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。 众多将领,处处受王振节制,根本无法按自己意愿指挥作战。 若这王振也是一个知兵,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人,那就算是以太监之身,指挥作战也无妨。 毕竟身残志坚,以不完整之躯体,做出真男人事情的不在少数。 这里再次点名太史公。 都说宋朝的童贯垃圾,可童贯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行军打仗的常识。 别管打仗行不行,但最起码能统御住大军。 同样都是太监,这王振差童贯差太远了,连童贯这样的,他提鞋都不配。 王振要是有童贯一半的才能,不,哪怕是只有四分之一,甚至于更少,这一次的仗都不可能打的稀烂。 可关键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烂人,朱祁镇却将他的话,奉若金科玉律,对王振言听计从。 完全是将王振当成了他的诸葛孔明。 放着兵部尚书,以及众多的将领不用,却偏偏要让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太监,来管理大军,发号施令。 御驾亲军出京西行,之后前方败报频传。 一路行去,只见伏尸蔽野,军队士气低落。 加之行走匆忙,诸多必要物资都没有带,且刚出发就风雨交加。 但朱祁镇,王振依旧是不停歇,令大军冒着大雨行进。 寻常兵卒缺少雨具、甚至于干脆就没有雨具,本就因为紧急调动的慌乱的军心,变的更加混乱。 军纪大坏。 随军群臣,多次上表劝朱祁镇停止行军,等待雨停。 太监王振大怒,直接命上表的群臣到军阵前,随着大军淋雨行进,为这些大军助威…… 一番极为优秀的操作之下,朱祁镇带领的大军,尚未到达大同,已经开始缺粮了。 将士们饥寒交迫,再加上之前的淋雨,所以生病的特别多。 沿途有很多人死亡……” “砰!!” 寿宁宫偏殿之内,又一次响起了闷响,却是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。 此时的朱元璋,面色铁青,阴沉的能滴下水来。 无尽的怒火将他笼罩,浑身上下,都散发着的恐怖的气息。 他是真的憋闷,真的愤怒! 这是行军打仗? 这就是在带着大明的精锐送死! 多好的大明将士啊!就这样被他们糟蹋了!! 可恨! 当真是可恨!! 只恨那明堡宗朱祁镇,距离他这里太远,这个时候,还没有出生。 也恨自己不能前往朱祁镇所在的时空,不然的话,朱元璋一定亲手将朱祁镇,以及那太监王振给活劈了! 什么后世子孙? 这样窝囊的子孙他不要! 之前听韩成说,自己大明存在了两百多年就没了,朱元璋只觉得异常气愤,觉得自己大明存在的时间太短。 但是现在,从韩成这里得知了朱祁镇的优秀操作之后,朱元璋觉得,在这等孝子贤孙的操作之下,自己大明竟然还能坚持两百多年才没有,也当真是个奇迹! 真太不容易了! 韩成停顿下来,转头看着老朱。 朱元璋深吸几口气,忍住心中憋闷,示意韩成不用担心他,只管接着说。 “八月初一,明军到达大同。 八月初二,朱祁镇驻大同,一场更加的大雨降了下来。 导致兵马情况更加严重。 一直到这个时候,朱祁镇才终于是想要回去了。 这才认识到,御驾亲征并没有想象之中那样的好玩,那样的威风。 他太爷爷御驾亲征,横扫漠北,威风凛凛。 他爹御驾亲征,也灭了汉王的造反。 而觉得他上他也行的朱祁镇,真的开始御驾亲征了,才发现这玩意和想象之中的差距太大了。 仅仅只是一个行军,连仗都没有打,就已经冒出来了这样多的问题。 在这个过程里,太监王振又下令让人继续向北进军。 途中众文武大臣多次劝谏。 兵部尚书邝埜,冒死闯进朱祁镇行在,力请回朝。 户部尚书王佐,整日跪伏在草丛中,请求皇帝南还。 钦天监监正彭德清,以天象示警相劝,皆为王振叱回。 学士曹鼐道:臣子死固不足惜,主上系天下安危,岂可轻进? 王振则道:倘有此,亦天命也! 大概就在此日前后,朱祁镇见到了镇守宣府的杨洪。 并命令杨洪随军同行。 此时,独石马营早已丢失,杨俊也早已逃回,杨洪却只字未向朱祁镇提及……” “砰!” 朱元璋又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。 “王振太监该死!后宫不得干政果然是对的! 但这些朝臣,竟没有一个挺身而出,去把这太监给弄死的吗? 这样多有卵子的,就这样让一个没卵子的给欺负了?!” “有,当时想要弄死王振的不知道有多少。 上至诸多朝廷大员,下到诸多兵卒,都想要将王振弄死,强行逼迫朱祁镇回去。 吏部郎中李贤,便是其中的一员。 这些人商议此事,并最终来到英国公张辅这里,请张辅拿主意。 不过张辅并没有同意这件事,所以这场谋划,终究只能搁浅。” “英国公张辅? 咱要是没有记错的话,这人是老四朝中的人吧? 好像永乐初年,带兵平安南就是他动的手。” “嗯,陛下记得没错,就是他。” 第(1/3)页